人工鮭魚卵的實驗

我們在餐廳吃到的親子丼飯,裡面的鮭魚卵有可能是人造的嗎?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圖/Pexels)

人工鮭魚卵的介紹及作法

原理:將海藻酸鈉滴入氯化鈣時,海藻酸鈉水溶液產生薄膜, 出現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珠珠。 不侷限於顆粒的形狀,還能做出麵條呢。

可以參考探索科學實驗教室 ESEC的影片,可以看到做出人工鮭魚卵的過程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QCnJJMcQ50&ab_channel=%E6%8E%A2%E7%B4%A2%E7%A7%91%E5%AD%B8%E5%AF%A6%E9%A9%97%E6%95%99%E5%AE%A4ESEC


實驗所需器材:海藻酸鈉、氯化鈣、食用色素、量筒、滴管、燒杯(或透明杯)、攪拌棒

以下為來自科學遊戲實驗室的操作流程:

一、配製溶液

1.取海藻酸鈉(Sodium Alginate)約2克,放置於杯子中,再加水100 mL以及一滴食用色素(顏色任選),然後攪拌使海藻酸鈉充分溶解。

注意:海藻酸鈉雖然可溶於水,但是溶解速度很慢,一開始會有結塊的現象。建議稍微加熱,或是使用溫熱的水,以加速溶解,溶解後的水溶液如同膠水般的凝膠溶液。

2.取氯化鈣(CaCl2)7克,放置於杯子中,再加水一公升,並攪拌充分溶解。

二、製作化學鮭魚卵

取配置好的氯化鈣水溶液約100mL,倒入透明的杯子(以方便觀察)。然後以滴管吸取海藻酸鈉水溶液,在氯化鈣水溶液上方一滴一滴的滴入,就可以看到粒粒分明的魚卵產生囉!

注意:滴入海藻酸鈉時,滴管不要碰到氯化鈣水溶液的液面喔!

三、製作化學麵條(或稱毛毛蟲)

方法如同上述的操作,差別只是在於滴入的方式。只要將滴管內的海藻酸鈉水溶液不間斷的一次壓進氯化鈣水溶液,就可以形成一條的麵條了。


要如何判斷鮭魚卵的真假呢?

把富含蛋白質的真鮭魚卵壓碎攪拌,清水就會立刻變白色。所以把鮭魚卵放在清水中,攪拌之後如果水變成乳白色,就是真的鮭魚卵。


留言